资本热议HJT铜电镀技术 2023或进入中试密集期
当前,太阳能光伏行业n型电池渗透加速。随着异质结等高效电池技术的持续推进、产能扩张,制造企业对降本的渴望日益浓郁。
而作为占异质结非硅成本近40%太阳电池银浆,其耗用量增大成为限制异质结技术持续推进降本增效的痛点之一。
近期,随着国家电投等央国企的动作加快以及业内多家光伏公司相关消息的释放,将铜电镀技术推到了“风口浪尖”。
双方将就铜栅线异质结电池VDI电镀技术的解决方案展开合作,包括双方现有技术或工艺的验证及量产化应用、新技术及工艺的合作开发以及铜电镀相关工艺和设备的开发应用。
作为配合的设备厂,罗博特科于2022年12月宣布完成了业界首创新型异质结电池铜电镀装备交付。据称,向合作客户交付的异质结电池铜电镀设备是基于公司独创的量产型方案研发的全新模块化设备。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海源复材此前宣布了在光伏铜电镀技术取得突破,中试效果良好,且工艺趋于稳定,有望成为行业内首家应用铜电镀工艺的光伏企业。
此外,行业关于通威铜电镀取得重要进展的消息亦不绝于耳,让行业众人均保持足够期待。
铜电镀是太阳电池片电极金属化环节的降本增效新技术,替代现有高银耗量的主流丝网印刷技术,主要目标是摆脱对导电银浆的依赖,降低银耗的同时提升效率,是异质结(HJT)电池阵营在试图突破的技术方向之一。
当前,光伏行业n型高效电池技术激战正酣,n型HJT电池获得力捧,然而,作为被看好的下一代先进电池技术,也存在不少发展瓶颈,其中实现大规模量产的瓶颈之一,就在于低温银浆的单耗问题。
银浆是太阳电池综合成本里除硅片之外的第二大成本,也是最大的非硅成本。电池端对于银浆价格有一定敏感性,特别是在HJT电池上,银浆成本占比显著较高。
从各方面评估看,作为最终电极,铜电镀因形成的铜电极相对于传统银电极有良好的成本优势,被推到了台前。简而言之,铜作为银的“替身使者”,性价比更高。
基于上述优势,铜电镀技术吸引了不少异质结公司及设备厂的钻研,也引来了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
铜电镀技术在n型电池产能中渗透率持续上升,那么,对应设备市场规模也将提速,成为潜力发展领域。而渗透率的提升速度取决于铜电镀技术的突破程度,值得注意的是,铜电镀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依照专家意见,铜电镀技术还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考虑,如引入的设备成本、过程成本、新增耗材成本、环保等关联成本。
值得指出的是,上述分析已经涵盖成本角度,但产能角度目前包括铜电镀和激光转印都无法和高速丝网印刷相比拟。(来源:PV-Tech)